首届PPP特色小镇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创新大会举行
2017年8月2日 来源:时代讯网
7月29日,2017首届PPP特色小镇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丝路联盟、丝路PPP特色小镇投资联合体联合100余位来自银行、保险、基金、央企、上市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等金融投资机构的高管联合发起成立了丝路金融智库,对首批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会议通过主题演讲,嘉宾对话等形式对PPP特色小镇的资产证券化,及新政下PPP特色小镇的投融资创新进行了研讨,思维碰撞。现场参会500余人,与会代表表示干货多多,收获满满。
本次会议进行了丝路金融智库首批首席专家及专家代表受聘仪式。中国投资咨询中咨华盖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杨光琰、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姚育明、中石油国联产业基金财务总监胡朋岸、中咨华盖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黄美杰、中国建行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杭琛、中国银行总行授信评审委员会专职评委伍伟烨、信达投资有限公司资产经营部总经理吕飞、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亚新、华油惠博普集团公司(002554)总裁白明垠、东方园林(002310)高级副总裁/金融中心总裁左志、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公司董事长宋守疆、中建一局集团总经理助理陈宇林、中房联合集团东方投资执行总裁汪岳云、蒙草生态副总经理王俊,中核集团中核汇能(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光、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高声远、天津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部总经理薛鲲、国信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周靖、中国政法大学PPP中心执行主任纪小洞、清华大学国际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杨述、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等40余位来自金融机构、央企、上市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参与了受聘仪式。
丝投联发起的丝路金融智库为公益性智库,联合了100余位金融精英发起成立,为地方政府、社会投资方及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智库专家来自于中国投资咨询、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建信养老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建一局、中建艺术、中铁资本、信达投资、中石油国联基金、中核汇能、中房联合、中融国际信托、国信证券、启迪、紫光、中青旅、中外园林、东方园林、蒙草生态、华油惠博、聚光科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房协等银行、基金、险资、央企、上市公司的100余位专家、高管精英。
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院长,协同投资董事长郑昌幸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表了致辞,并为各专家颁发了聘书。
本次会议对“丝投联”新增的11个行业中心主任单位进行了聘任仪式。美国科诺公司受聘为美式航空小镇中心、恒宇同创聘为无人机飞行小镇中心、今日影响体育聘为水上体育小镇中心、合璇金服聘为金融小镇中心、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聘为文艺复兴小镇中心、中外园林建设公司聘为园林景观中心、中国建筑艺术公司聘为建筑艺术中心、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聘为数字文化小镇中心,清华大学国际工程研究院院长助理杨述聘为项目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PPP中心执行主任纪小洞聘为法律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集团中文金汇公司聘为税务筹划服务中心。
清华大学国际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杨述代表行业中心发言
恒宇同创董事长李涛就无人机飞行小镇,美国科诺雄鹰航空左思诚就美式通航小镇,今日体育投资副总张智敏就水上体育小镇进行了分享。
会议期间,丝投联秘书长王鹏发布了丝投联的战略:以产融互动,股债联动,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理念,构建绿色生态、科技金融、文旅体育三大板块的战略,通过建设行业中心合伙事业群,项目中心合伙事业群,地方合伙事业群,实现行业精准,京地互动,全国联动来推动PPP特色小镇的项目复制与实施。
本次会议由中关村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创新联盟、丝路PPP特色小镇投资联合体(以下简称丝投联)主办,一带一路金融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宁夏产权交易所、中国房协文化地产委员会、中国投资协会民投委协办。
丝投联核心成员是108家银行、险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联合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组成的财团,协助政府整体运作地区的PPP和特色小镇项目,核心服务是PPP和特色小镇的投融资、基金设立、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ABS\ABN。
承办单位合璇金服,是“丝投联”的秘书处服务单位,负责金融服务运营。核心业务为政府及项目组建产业基金、发行PPP小镇项目债券、资产证券化ABS\ABN.
金融新政下,资产证券化井喷到来,或成政府融资的明门
中国建行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杭琛表示, 对比美国的资产类型分布,美国有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有40%左右比例,而中国不到10%。具有巨大潜力。中国的银行从存贷差盈利模式转向服务型中间业务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其中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来说有巨大的业务空间。丝投联秘书长,合璇金服总裁王鹏表示,金融去杠背景下,过去政府兜底融资的路径走不通,土地融资也受限。而PPP和特色小镇很多存量资产可以采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盘活;对新建项目可以采取项目收益债融资和建设完成后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退出。大量资金没有出口,在公募市场与机构间的私募市场都非常活跃。随着证监会和银监会对规则的修订,政府付费、补偿列入基础资产,则PPP项目和具有多元化现金流的特色小镇资产,马上面临井喷。
中国银行总行授信评审委员会专职评委伍伟烨表示,政府融资面临巨大的变革,正在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透明到透明,PPP的规章体系逐步完善,会成为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银行也在积极拓展投行型业务,来更深度参与项目,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国信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周靖表示:本次调控的特点不是一刀切,而是堵窗开门,透明化、规范为特色,这对信息透明要求比较高的资本市场来说,是利好消息。
信达投资有限公司资产经营部总经理吕飞表示,资产证券化对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是新型增长性业务。
东方园林(002310)高级副总裁,金融部总裁左志表示,东方园林在PPP领域进展非常快,已经签署上千亿的项目,大量的项目是有融资需求,也有盘活出表的需求,东方园林在积极尝试资产证券化。华油惠博普集团(002554)总裁白明垠表示,民企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需要耐心,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集团从油气领域走向环保类项目就是发挥民企灵活,科技创新的优势,从而与央企形成错位优势。
央企与民企联合运作PPP特色小镇盛宴趋势明显
中铁资本金融部总经理表示,目前PPP是央企国企的盛宴,民企参与难度比较大。但随着金融去杠杆,调整央企负债率,发挥央企和民企合作的趋势将到来,发挥民企灵活的优势参与项目。中建一局总经理助理陈宇林表示,中建进入PPP是比较早,规模也比较大,在PPP特色小镇方面比较灵活,积极尝试了与基金、金融机构的合作。
蒙草生态(300355)集团副总经理王俊表示,蒙草近期业务发展比较快,主要靠自有资金来做项目投资,对资金需求很大,需要进一步的金融创新,来获取金融机构的支持。
针对以往政府融资,要求政府兜底的要求,天津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部总经理薛鲲表示,银行业在转型,新政下,不要求政府兜底,积极尝试回归经营本质,在经营性良好的政信平台提供信贷服务。
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皖表示,中外园林作为园林界唯一的央企,已经与政府、民营企业合作了数个项目,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运作。
特色小镇需要产业强化,地产弱化
中咨华盖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美杰在“首届PPP特色小镇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创新大会”上表示,特色小镇之所以也被称为产业小镇,其核心价值在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效益,而不是纯粹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商应该加强产业导入,避免特色小镇误入“鄂尔多斯鬼城”的老路。
黄美杰也指出,特色小镇地产热这种问题的确存在,一方面我国发展特色小镇起步较晚,各项机制亟待完善;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热度还没有完全散去。旅游小镇比较多,旅游地开发的确要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期;在初期,财政收入为负是正常现象。衡量一个旅游小镇是处于市场培育期还是为了投机,应该看这个小镇是不是有一套科学的运营模式和专业的管理团队,它是否应地制宜地开发当地优势产业?是否做了充足的市场调查?预计多少年后可以盈利?因此,在当下,想要避免投机行为和资源浪费,地方政府应建立一套科学且严格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用市场竞争的方式将投机者拒之门外,才能让区位优势最大化。
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公司董事长宋守疆表示,文化创意,旅游小镇,需要鲜明的主题来拉动客群,文化艺术是社会增长性需求,附加值高,具有良好的前景。
聚光科技(300203)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高声远表示,科技型企业发展PPP特色小镇,是可以把科技充分应用到项目中,提升项目的科技水平,提高效果。中核集团中核汇能(天津)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表示可以推动产业和项目互动,不仅仅是做乙方拿项目,更要给地方带产业。
粗放式发展需摒弃 合理分工提升效率
拥有了合适的产业,还需要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为此,很多人有疑问,特色小镇更像是企业聚集区还是一个行政区?黄美杰给出了解答,特色小镇并非工业园区或行政区域,而是一种新的概念,是多种模式的结合。但随着其规模的发展,入住人口的增多,配套的公共服务和政府部门也会建立起来,渐渐成为一种类似“产城结合”的模式,但体量会比城市小得多。因此,在特色小镇这种新模式的发展初期,专业的管理人才匮乏,就更需要与市场广泛合作;促使各企业龙头、专业机构、政府部门形成整体,各司其职。
王鹏表示,很多特色小镇存在管理漏洞,一个规模庞大的特色小镇,往往只有几家投资方(政府和企业)粗放式管理。对于特色小镇这样一个涵盖产业、教育、医疗、行政、基础建设等方方面面的综合体,甚至有的特色小镇完全可以做到一条闭环的产业链。这种寡头管理,一家包揽的方式,显然是无法将各个环节全面覆盖的。因而,分工是必要的,政府,就该去牵头做公共事业,而产业就该交给市场去运作。在此环节,就必须明确土地等资源的用途,是商业用地,就要公开招商引资,与市场合作,将政府部门、产业公司、咨询机构、策划机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黄美杰表示,PPP模式非常适合特色小镇。刚才说到,特色小镇并非行政区域,却有公共服务的功能。若让当地政府全权负责特色小镇的公共事业建设,会带来财政和管理的双重压力,使用PPP融资模式后,引入企业资金的同时也提供了专业的服务,一举两得。当然,在公共事业建设的合作中,政府应该占据主导权。
特色小镇需要进行金融顶层设计前置,实现产融结合。
王鹏表示,很多人在规划小镇的时候,一开始就没想到金融设计。
过往的融资模式,在运用到特色小镇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特色小镇尤其需要重视产融结合,金融设计需要前置。以建制镇的旅游小镇为例,它需要投资的项目,包括旅游景区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导入等各个环节,体量非常大。假如一家或者几家公司一次性投完,必然要撬动杠杆,资金成本和贷款难度就会上升,融资通道和金融工具也无法精准,带来不必要的系统性风险。
很多小镇采取PPP模式建设,可以采取缺口性补偿的模式,在小镇培育初期,政府负担一部分补偿,待产业培育起来,现金流逐渐增涨,就会减少政府负担,甚至后期可以和政府分账,政府获得收入。项目平台公司甚至考虑转向金控平台。
正确的方法是将项目进行科学的设计,按照产业模式与金融模式进行顶层设计,了解金融政策,综合使多种金融工具,来进行融资。如公共事业的资金就用PPP模式解决,缆车、酒店、景区等做成不同的资产包,像门票收入还可用来进行资产证券化发ABS,不占用信贷额度。商业地产,工业用地单独开发。这样不光更有效的解决了融资问题,还提高了运营效率。
(责任编辑 丁延海)